小時候在韓國長大,現定居在台灣,安居於台灣人民善良、純樸與體貼的生活環境中。
很小的時候,就當起爸爸的翻譯官,一直期望自己,可以充分地把爸爸的訊息傳給對方;在台灣從事翻譯工作接近二十年了,從筆譯開始做起到隨行的口譯,從逐步口譯到國際大會的同步口譯,當我的資歷越深,越是覺得翻譯這份工作學問很大。就像是我們以同樣的語言彼此在交談時,大家也會在不同的思索下,會有不同的領受,更何況是經過一個轉達的翻譯。
但是優秀的翻譯,絕對是任何人聽了都會豎起拇指的,當我們用韓語或日語來表達一個人的心思意念時,習慣用一連串句子來細膩的加以形容及描述,但以中文來說,也許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薰陶,像在唐詩三百首裡,幾個字幾句詞,就能道盡個人心中的情懷,中文就習慣在簡單明瞭,而去除一些不是主角的枝枝節節,這也是我在翻譯中常常學習的功課,總想把來源語句完完整整的呈現時,避免成為一個綁手綁腳的中文。
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,國與國之間距離越近,如何跨越語言的溝渠使雙方滿意在敞開的交流,並不是件單純而容易的事,還需要各個翻譯師更專業又深入的語文素養,今後期待在台灣的翻譯領域,可邁向越來越專精的分門類別,好比一家醫院,早期是什麼樣的病都在看,現在就細分為內科、外科、耳鼻喉科、牙科、泌尿科等等;在韓文翻譯的領域,也能細分出,工程領域、醫療領域、法律領域、經貿領域等,分的越細,領域越專精,翻譯品質就越加精準而貼切。